第一週海外實習紀錄
一、週記日期:2018 8/20~8/24
二、地點:Reid Temple Christian Academy (RTCA)
三、重要事件:
1. 與住宿家庭相見歡 |
4. 與實習輔導老師相見歡 |
2. 校內工作坊 |
5. Family Fun Night 活動 |
3. 教室佈置 |
|
四、實習內容
(1) 與住宿家庭相見歡
在得知自己的住宿家庭的時候, 其實心裡滿是慌張, 因為全團只有自己是分配到自己一個人,沒有與任何的亞洲人一起住, 難免會擔心文化差異, 語言溝通不良或不習慣的問題; 但當我到住宿家庭, 看見自己在美國的家人, 真的心種滿滿的熱血,心理想著的是:「我真的到美國了!」
第一天與住宿家庭的相處其實真的內心是百感交集得, 畢竟不熟悉他們的文化, 一開始也不太敢說什麼,他們問一句答一句, 有時他們講太快還聽不太懂, 還自得我的轟媽最常對我說的是:「Help your self!」所以想要吃什麼都自己拿即可, 不用覺得尷尬, 當自己家就好; 覺得很開心的事,他們對一切都很尊重, 而且孩子也是帶我到處跑到處玩, 過了幾天後, 對一切熟悉了, 溝通聽話方面都不是問題, 在這個住宿家庭裡, 他們給我滿滿溫暖與接納; 從一開始的焦慮到後面的熟悉甚至融入, 讓我覺得在這裡的一切都很棒!
與住宿家庭的第一餐, 他們其實也會非常的擔心我吃不慣他們的食物,在煮晚餐之前會詢問是否有過敏及想要吃的食物, 安全至上也尊重異己; 同時他們也會希望做些文化交流, 希望能了解亞洲的飲食文化及習慣, 舉個例子:美國吃飯大多是在晚上八點到九點左右, 沒有吃宵夜的習慣, 美國媽媽不像台灣媽媽一下班就趕著要回家大火炒菜, 他們是一回家就開始休息,之後想吃的時候再自行從冰箱拿食物微波, 全家人就因自己想吃的時間而調配, 不會如東方人要全家人一起吃飯的習慣!
我所住的這個家庭, 給我滿滿的自由, 滿滿的愛及滿滿得包容, 真的覺得很幸運的來到美國實習, 更慶幸自己被安排到這個家庭, 雖然沒有華人能溝通, 但這樣才能讓自己在滿是英語的環境下更加的成長,讓自己更加的進步增加自己英語的功力!
(2) 校內工作坊
剛到學校的第一個禮拜就參加了數學教材使用方式的工作坊, 工作坊的形式跟國內的研討會頗是類似, 但多了更多的腦力激盪及互動, 舉個例子來說, 當演講者在ppt上秀出一個數字的圖形,
(資料來源:google)
如果是你會想到什麼?會用什麼方式表達?有趣的是, 我們這批台灣實習生全部都只有看到數字”2“, 但是學校內的外國老師們卻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像是左上右下或一個點在左邊的角落, 另一個點在右邊的角落, 突然莫名的驚覺, 我們似乎都有自己固定的思考模式, 沒有辦法跳出框架, 也不認為會有人這麼想; 爾後接續的秀出許多數字的圖,但到後來我卻有另一個想法出現, 他們這樣算數的方式固然有趣有創造性, 但是速度卻很慢, 時而腦筋會打結的; 每個方式都有他的優點及缺點,這樣的思考邏輯是可以讓學生不用擔心太多的自由發揮, 卻也花較多的時間在思考, 我們在這裡實習便能看到思考框架的差異並且汲取對方得好作為未來在教育現場的活動之一!
(3) 教室佈置
開學前一週, 所有老師都在自己的教室忙教室佈置, 覺得跟台灣不一樣的是, 老師都很注重教室的狀況, 台灣則是讓學生合作在佈告欄製作並也有比賽!
幾天下來的發現, 美國老師注重教室佈置是因為他們認為是自己的教室, 所以他們會把教室的環境與自己的專業做連結, 化學老師就會貼上一些與化學相關的事物, 數學老師就會貼上一些數學公式或是相關工具; 其中最喜歡的教室是中文教室, 因為老師在裡面妥善的運用到自己所佈置上的材料, 讓整個空間都變得可以學習, 不會讓學生覺得這只是個教室, 牆壁上會貼上星期的字卡或是國家的字卡, 讓學生在生活中處處可以學習!
每間教室都非常有老師們自己的特色, 幫忙的過程中, 雖然辛苦, 但也學習到一些美化教室的小技巧, 以後讓學生佈置時就不會手忙腳亂, 反而能讓他們善用資源及使用書上提供的教材, 在教室佈置上做些變化呢!
(4) 與實習指導老師相見歡
我的實習指導老師有兩位, 一位是中文老師Ms. 張, 另一位是學校老師 Ms. Washington, 很幸運的兩位老師都是資深的教師, 所以他們都對學校的事物及政策都很熟悉, 同時經驗豐富對學生也是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 所以他們會給我們許多建議及亞洲與美國孩子性格及教育方式的差別!
Ms. 張在教室佈置上真的非常用心, 教室門口貼上許多有關中國的小圖片, 例如:中國國旗、地形、服飾等, 教室內擺上實體算盤, 鑼, 甚至還用出龍的樣子, 龍身是使用棉線及臉譜製成, 頗具創新!牆壁上的佈置有廟宇, 星期月曆, 小白板等, 小白板的用途是讓學生能上台寫字, 因為他們是使用電子白版, 所以才想出別的方法讓學生有機會上台!
Ms. Washington是教科學的老師, 他很早就把教室裡佈置完成, 比較長讓我幫忙其他老師, 讓我有更多的機會看看其他老師對自己及對教室上的訴求, 也是很棒的機會與體驗!
(5) Family Fun Night 活動
在到美國實習前, 我們也為這個活動做了不少的籌備; 在台灣時,我們計劃好要表演屬於台灣的傳統音樂-北管, 樂器有北鼓、通鼓、鑼、湯鑼、大鈔、小抄, 我們的攤位有體驗台灣的樂器, 傳統童玩竹蜻蜓及陀螺的製作及丟飛機!
準點時刻表演樂器, 覺得可愛的是, 美國的小小朋友, 也就是幼稚園小朋友, 在我們敲敲打打的時候, 到中間轉啊轉的, 也有兩個小女孩偷偷的躲在我們的背後跳舞, 氣氛歡樂, 覺得都要被這些小孩可愛的行為給融化了呢!
體驗傳統音樂的方式是, 關主打出一個旋律, 體驗者需要跟著我們打出一樣的旋律, 如果對的話,便可以得到我們手工製作的小禮物- 紙粽子; 我們將粽子塞進紅包袋裡, 讓紅包感覺鼓鼓的, 象徵喜氣!
童玩製作, 我們選擇了竹蜻蜓;我們也在裝竹蜻蜓的竹筒上加工, 所有人都一起畫出台灣的特色, 讓每個童玩都非常的獨一無二, 樣式不單調, 有的是台灣美食, 有的是台灣建築物, 廟宇文化或祝福的文字諸如此類!陀螺部分我們一開始先不教體驗者如何打, 讓他們先想想可以怎麼玩這個玩具, 爾後再做教學, 發現他們有自己的打法, 很特別也有趣!